疫情沖擊之下,企業如何自救,聽EMBA同學們怎麼說

時間: 2020-02-20 14:5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0年2月16日上午,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2019春季(十三期)A班的同學們開啟了新學期的第一次線上分享。四位金融EMBA 2019春季A班的學生——湖北中創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炜、鉑濤集團CEO周奎、深圳嘉達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熊永強、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方業昌分别分享了疫情之下醫療健康行業、制造業、旅遊、和教育行業受到的影響及應對之策。

盡管受疫情影響,同學們暫時無法返校上課,但大家的學習熱情依舊高漲,44位同學積極參與了此次在線分享活動。

鉑濤集團總裁周奎:把重要的人擁抱住,把關鍵的事做到位

旅遊、餐飲、交通、娛樂、酒店等牽一發而動全身,進而進影響到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如今它們均被按下了暫停鍵。作為跻身全球前三酒店集團的成員之一,周奎分享了酒店行業在此次疫情下的沖擊及應對建議。他談到,全社會受到的沖擊,對每個企業都不例外,考驗的是企業在過去戰略方向下塑造的免疫力。

就酒店行業而言,它是一個無法被線上業務替代的服務業,相比之下,酒店業更依賴于經營性現金流。在當前的疫情之下,近80%為小連鎖及單體酒店,抵禦風險能力較差;一些大型企業采取了較為激進的擴張的策略,風險暴露之下也會有更大的沖擊,不同免疫力的企業将會有不同的抗壓性。疫情結束之後,行業将會迎來洗牌,一些優質資源将會釋放,成為頭部企業整合、壯大的良機。

面對晴天霹靂般的行業大考,周奎給出了他對應對之策的思考:“把重要的人擁抱住,把關鍵的事做到位”,即:

聚焦取舍:把資源聚焦在最核心的業務上。

抱團取暖:越是困難時期越是要加強溝通坦誠相待,緊緊擁抱上下遊合作夥伴及員工,及時制定幫扶政策并聯動實施。

抓住機遇:疫情是危機,也是考驗企業戰略和組織能力的試金石,對内,多難興邦凝聚團隊;對外,擇機獵取優質人才和資産。

對于未來如何突破,周奎給出了參考路徑,并強調心态也很重要,有的人看月亮皎潔無暇,有的人看月亮暗淡坑窪。最後他鼓勵同學們在疫情之下,面對信号與噪聲,要努力做到獨立思考、聚焦本質、回饋社會。

深圳嘉達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熊永強:制造業迎來七大變革方向

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制造業在疫情之中也深受影響。作為制造業領軍者的熊永強分析了他對制造業變革方向的思考:

一,制造企業将會更加注重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管理。

二,中國制造企業将更加務實地推動智能制造。從長期來看,制造企業的負責人會更加重視智能制造,聘用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工人,從而能夠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

三,中國制造企業将更加主動地擁抱數字化轉型。在此疫情之後,制造企業會更加重視對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實際應用,并對數據分析師提出迫切的需求。

四,制造企業将會積極推進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推進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通過增強現實等技術進行遠程指導,基于對設備的運行狀态監控進行故障預警,這些智能服務會逐漸從理念變成現實。

五,生命科學産業将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國家将進一步推進遠程醫療和智慧醫療,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提供相關産品和解決方案的制造企業将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六,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智慧交通的理念将全面更新,帶動相關産業發展。物聯網技術應該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需求将會促進相關企業研發更多的智能産品和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APP。

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将對中國的生活服務業和生産服務業帶來深遠的影響,科技創新成果在日常民用領域應用也将對制造業的發展走向産生巨大影響。

熊永強也分享了自己公司的應對之策,即:針對疫情可能延續三個階段制定對應解決方案;利用自有創新技術分别與央企、大國企合作;将智能制造技術全面應用于自己的生産體系;全面對企業管理體系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改造。

湖北中創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炜:健康行業進入 “健康管理為中心”2.0 時代

疫情之下,醫療健康領域成為了最直接的需求爆發點。宋炜結合他多年的行業經驗以及對此次疫情的觀察,圍繞疫情之中“科學防治”、“免疫力”、“營養治療”三個關鍵詞,指出了此次疫情對營養健康行業帶來的六大影響:

醫療、生命健康産業得到新發展政策。此次疫情使健康行業管理者更加知道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國家政策會大力支持醫藥研究、保健養生品的開發,以預防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

公衆對健康意識将進一步提高。一方面疫情過程中的科學防治科普給大衆做了廣泛的科普教育,樹立科學生活觀;另一方面公衆意識到面對此次疫情唯有依靠自身免疫能力,認識到均衡營養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性。

消費需求會向其他健康領域不斷拓展。在這個領域如衛生防護、醫療保健、運動等發展空間會進一步打開,人民對健康關注會從口罩需求向其他健康領域不斷拓展,如口腔噴劑、漱口水、免洗洗手液、消毒用品、空氣淨化器、膳食補充劑、營養品、功能食品、特醫食品等。

提高免疫力的膳食補充劑産品将成為生活必備品。以往人們對免疫力的理解比較含糊,覺得免疫力是抽象的、可有可無的,而經曆了疫情才知道免疫力甚至可以決定生死。以後會主動尋求科學的提升自身免疫力的方法和産品。

營養治療将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已經讓一線臨床醫生清醒的認識到在臨床治療中,病人的營養狀況對于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重要影響,專門解決臨床營養問題的特醫食品行業将會進入高速發展期。

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等新電商,在健康品購買渠道的占比大幅提升。

慧科教育創始人兼董事長方業昌:迎接行業變化的同時,疫情也是組織内部建設的重要機遇

疫情爆發後,傳統教育行業也面臨不小沖擊。線下培訓機構被叫停、高校相繼延期開學,在線學習、停課不停學成了抗擊疫情下的教育關鍵詞。

作為多年深耕于高等教育和新職業教育創新的領軍者,方業昌分享了他對教育行業的前沿思考以及組織能力建設上的建議。

他表示,此次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兩個明顯變化:

高校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和需求達到了質變。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傳統高校教學方式與認知在面臨線上教學系統升級的情況下得到了升級和更新。

個人對職業發展的恐慌使類似于Python這樣圍繞技術的在線學習課程需求迅猛增長。技術正在成為各行各業發展以及人才發展的重要賦能因素。

行業機遇之外,方業昌也看到了組織内部建設的機遇。他表示此時正是做好人才盤點、推動組織架構和戰略升級以及着力吸納行業内優秀人才的時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