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首屆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召開,本屆論壇由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與京東數字科技聯合主辦。Betvictor中文版校長助理、教務處處長彭剛,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烨出席并緻辭。論壇以“2019中國與世界經濟展望”為主題,來自國内外著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與領軍學者熱議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政策走向。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是CIFER舉辦的系列論壇,論壇定位高端、權威、前沿,将形勢分析、政策解讀、實踐建言與學術研究融為一體,将成為國内權威且具影響力的經濟與金融政策論壇。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今年經濟前低後高,政策對經濟的支持可能要大幅高于預期。

以下是沈建光演講全文:
很榮幸我來主持第一場論壇,第一場我們主要是講中國經濟展望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即去杠杆、貨币政策與增長。接下來作為主持人我有一個抛磚引玉的觀點介紹。
我想講的主要是關于中國經濟,研究中國經濟就包括在座都是研究了至少20年左右,總得來看中國的經濟确實是錯綜複雜,在這個當口我們回顧一下2018年,我覺得對判斷2019年和今後的經濟形式,我覺得判斷過去、回顧過去是非常有利的。
2018年發生了什麼,大家可能還記得,2018年年初的時候,其實業内對中國的經濟是非常樂觀的,當時甚至提到中國經濟新的周期到來了,是不是已經走出L型,又開始有一個新的往上的周期,這是2018年年初的時候,所以股市也漲,政府也是很有信心當時提出的三大攻堅戰,去杠杆其實就是緊縮了。
到了今年發生了什麼,年底我覺得最典型的一句話,可能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是有可能是今後10年最好的一年,就是說,不是L型走出去了,是L型往下走了。
2018年初到年底,對經濟的判斷出現了這麼巨大的差别,所以我想首先就是中美,年初的時候,基本上大家都非常的樂觀,都認為中美貿易戰打不起來,這是主流的觀點,但是到了年底的時候,幾乎是到了10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覺得可能已經沒希望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叫《不要錯過中美貿易戰降溫的機遇期》(去年10月份),當時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主流觀點基本上認為是談不成了,但是我覺得還是有機遇期。
最後美國政府、中國政府都抓住了這個機遇期,後來談到了現在基本上協議已經進入了尾聲,所以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波折,就是開始認為沒有問題,到了後來問題很嚴重,最後可以說是柳暗花明。
另外就是對人民币的判斷,這個也是跟貨币政策密切相關,去年其實很多人很擔心的,當時市場上對人民币的彙率,中國經濟下行,當時我也認為人民币是有升值空間的,這個觀點現在驗證是正确的,人民币現在已經升值到了6.7,我估計今年還是有升值的空間。
去年經濟下行,我們看到主要就是對貨币政策、财政政策怎麼做最後就是财政發力,這個讨論是基建還是減稅,那個時候讨論還是非常激烈的,最後政府我覺得今年兩會看到了,公布了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減稅,幾乎兩萬億的減稅的規模,也是從來沒有過,這些都扭轉了當時悲觀的氣氛。
最後,我們看到股市去年年初的時候是節節上升,股市表現非常好,到了年底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大熊市,這個當中我感覺到其實有過度悲觀的原因在裡面,所以我去年最悲觀的時候,11月份寫了一篇文章叫《探尋中國經濟樂觀的理由》,提到兩個理由,其實就是中美貿易戰,其實我覺得是會緩和的,2019年要比2018年要好得多(外部形勢)。
另外就是政策的放松的力度可能會超越預期,這個可能會扭轉中國的經濟,也可以扭轉股市悲觀的氣氛,這些确實都出現了,對今年的展望,我想主要是5個判斷:
第一,我覺得中美貿易還是有望達成協議,盡管還在談判,但是雙方的談判意願也是非常的強烈,不管任何發生,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今年開始美國沒有增加新的關稅,對我們的出口至少有一個平穩的預期。我覺得這個是最關鍵的,不管他再拖,拖的時間久其實也不是壞事情,畢竟沒有新的關稅。所以,對于我們的出口形勢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全球經濟放緩,雖然中美貿易談判,這個可能會是一個比較樂觀的形态,但是全球的經濟,确實今年要比去年要嚴峻,美國經濟下行,歐洲經濟下行,意大利現在已經衰退了,英國脫歐,包括法國大家也可能看到,可能歐洲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全球的政治風險越來越大。
美國經濟下行,最近美國的一些領先指标下行也很快,所以美聯儲現在也改變貨币政策。我們下一階段也會重點讨論這些問題。
第三,中國宏觀經濟是前低後高,我對今年經濟的判斷是上半年經濟增速比較低一點,延續去年的去杠杆,今年上半年經濟比較低,下半年經濟增速會比上半年好,前低後高的判斷很重要。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其實市場上可能也有人認為是前高後低,這個判斷對股市、金融市場、政策都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是前低後高,接下來到下半年,很多放開的貨币政策、财政政策可能會考慮不會像上半年這麼劇烈,利率水平可能也不一定像現在這麼低迷。
第四,為什麼是前低後高的判斷,最主要是有一個刺激力度,對經濟的支持可能要大幅高于預期,貨币政策已經發現了,包括易綱行長也已經說了,貨币政策降準已經三次,利率水平已經在下行,實際的利率水平已經比去年要低60個BP,基本上相當于兩次降息。
接下來,還有各種各樣其它的比如永續債等手段在支持實體經濟,我們看到減稅也非常超乎預期,包括2萬億的減稅規模,這也是在4月1号和5月1号開始實施的,5月1号是社保,這個超預期的政策可能對下半年的經濟增長會有一個很大的促進。
但我在擔心,這個之後要考慮一些地方債務問題,到2020年會不會新一輪的去杠杆周期重新開始,這是我們要考慮了,可能要超越2019年之後,經濟可能又會進入一個緊縮周期。
最後一個,政策面好像帶動了股市的上揚,“逢九必漲”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是很準的,在亞洲市場上逢九的年份沒有一年是跌的,到目前A股已經漲了30%,真正要跌回去也不容易。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