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金的業績主要依靠其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如何衡量基金經理的業績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話題。本報告基于基金經理任職期間的業績合并收益序列對離職基金經理與在職基金經理的業績分别進行了研究。我們對基金經理的合并收益序列運用Carhart四因子模型和Treynor-Mazuy模型來研究股票型基金經理的選股和擇時能力,并運用自助法(Bootstrap)對基金經理的業績來源于其自身能力還是運氣進行驗證和判斷。
研究結果表明,任職三年以上的在職、離職基金經理兩類樣本中,隻有少數的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經理具有正的擇時選股能力。具體而言,在任職三年以上的在職基金經理樣本中,共338位基金經理,隻有108位(占比31.95%)基金經理具有顯著的選股能力,經過自助法檢驗我們發現這108位基金經理中,有89位(占338位基金經理的26.33%)基金經理是靠自身能力取得了優秀的業績,有19位基金經理所表現出來的選股能力是運氣因素造成的。同樣,我們對338位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也進行了分析,發現其中有38位(占比11.24%)基金經理具有顯著的擇時能力,經過自助法檢驗我們發現這些基金經理都具有真正的擇時能力。此外,我們對任職三年以上的離職基金經理的擇時選股能力也進行了分析,具體結果請見表1。
接下來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利用Carhart四因子模型評估三年以上在職/離職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第二部分,利用Treynor-Mazuy模型評估三年以上在職/離職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第三部分,在上述回歸結果的基礎上,運用自助法驗證那些顯示出具有正的選股擇時能力的基金經理,其業績是來源于他們自身的能力還是來源于他們的運氣。